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7月15日至18日举行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决定》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逾2万字篇幅、共15个部分、开列60条、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决定》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和落实全会精神和这些改革举措呢?今天起,《焦点访谈》栏目推出系列报道《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第一集首先解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次三中全会的主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有3个‘三中全会’备受瞩目、十分重要。第一个是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划时代的;第二个是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征程,是划时代的;第三个是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也是划时代的,必将载入党和人民的史册。”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曲青山:“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我们能够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使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要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离不开改革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曲青山:“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概括起来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就是一句话——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往哪里改,怎么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务院研究室党组书记、主任黄守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体现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彰显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推动改革这一党的领导改革的成功经验,也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总目标的丰富和发展。” 《决定》指出,到2035年,我国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决定》还提出了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等“七个聚焦”。 黄守宏:“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明确了到2035年的阶段性改革目标,‘七个聚焦’的分领域改革目标,明确了到2029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的要求,形成了在总目标的统领之下,有总有分、总分结合、体系完备的目标体系和推进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 黄守宏:“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引领,目标就是动力。我们实现改革总目标有信心有底气,就在于我们有诸多显著的政治和制度优势,有长期积累的丰富改革经验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英明领导,是我们实现改革总目标的最大信心、最大底气、最可靠的主心骨。” 《决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同时以“六个坚持”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田培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推进的根本保证,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改革的根本立场,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善于汇集民智、凝聚民心,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田培炎:“坚持守正创新,这是改革的内在要求。守正就是要坚守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保持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创新就是要以一往无前的胆魄和勇气变革现实、扫除障碍,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沿着历史前进的逻辑前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结着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承载着党的政治理想、政治目标、政治纲领、战略战术,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田培炎:“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这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点,经验表明,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田培炎:“坚持系统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也是改革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统筹兼顾、辩证施策,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事关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六个坚持”的原则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必须在改革的实践中毫不动摇,不断丰富、不断发展。 黄守宏:“历史是奋斗者、开拓者、勇敢者创造的,我们既要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还要当改革的拓荒牛、老黄牛,锚定改革目标、把准改革方向、坚持守正创新,以改革到底的决心、百折不挠的精神、敢为人先的闯劲、苦干实干的作风,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