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级农科院所改革“破圈”记

日期:2022/7/18    来源:光明日报
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原标题:广西三级农科院所改革“破圈”记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王瑾雯 光明日报通讯员 关妮纳

  在前不久颁发的2021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中,农林类奖项19项,广西农科院揽获14项,占比73.7%,成为广西农业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这些成绩,是广西三级农科院所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广西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国富说。长期以来,广西各级农科院所面临科研协同创新难、科技成果转化难、农民和企业需求实现难的“三难”问题,严重制约着院所发展。广西以此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区市县农科院所改革。

  改革前,广西各级农科院所单兵作战、一盘散沙,有的人才流失严重,科研成果寥寥,更有的院所连生存下去都困难。

  改革后,形成“1个省级农科院+11个地市级分院+58个县域特色作物试验站”的农业科技三级联动新机制,构建了“上中下游”衔接、“区、市、县”一体化、全区农业科技创新“一盘棋”的新型创新体系,“三难”问题迎刃而解。

 全区“一体化” 激活“满盘棋”

  今年5月,广西农科院玉米所副研究员江禹奉,挂任广西农科院桂林分院副院长;广西农科院甘蔗所高级农艺师邓宇驰,挂任广西农科院来宾分院副院长。

  到各市分院、试验站常驻或指导,是广西农科院科技人员近年来的工作常态。

  “此前,广西农科院科技成果向生产一线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渐显现。”邓国富介绍,由于缺项目、缺人才、缺经费,桂林市农科所举步维艰;因财政经费不足,河池市农科所连科技人员工资都发不出,10年没有承担过自治区级科研项目;来宾市没有市级农科所……市级农科所的生存窘境,难以为地方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广西是农业大省区,每个县都有一个甚至多个特色作物。然而在55个广西县级农科所中,35个没有正常开展业务,10个处于“有人无地”状态,县级农科所普遍边缘化,无法满足生产一线的技术需求。

  善弈者必谋变。深入调研之后,广西农科院迈开了求新求变的机制创新步伐。“只有创新机制体制改革,构建一个人才双向流动、区市县纵向联动、政产学研横向互动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才能既解决广西农科院在基层没有‘腿’,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难以延伸到基层的问题,同时也解决基层农科所普遍面临的艰难处境,让广西的农业科研机构‘活’起来。”邓国富说。

  2009年起,广西农科院积极深化院地合作,与柳州、桂林、河池等设区市政府合作共建广西农科院市级分院。

  在管理上,广西农科院负责顶层指导,协调工作;在运行上,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分院原有的隶属关系、管理权属、经费列支渠道不变,业务接受广西农科院指导;在经费上,广西农科院每年以项目方式对各个分院给予支持;在合作方式上,分院与广西农科院科研团队联合申报承担国家、自治区科研项目,开展科研攻关,互相选派优秀人才任职或交流,共享科研成果和信息资源。

  2014年,依托县级农科所、农技推广站或龙头企业,广西农科院以试验站机制来集聚人才、项目、资金等资源要素,选派精干科研人员组建专家组,形成一对一结对帮扶,重点针对县域优势、特色和潜力作物和一线生产需求,承担特色农业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的职责。

  一招激活满盘棋。1个省级农科院+11个市级分院+58个县域特色作物试验站的农业科技协作网在八桂大地全面织就,改革“活水”在三级农业科研机构之间流淌。

  广西农科院面向分院、试验站,先后撬动各类经费累计2亿元,派出专家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常驻地方,让科技新成果走向田间地头,建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在基层“打样”,全院科技人员下沉一线服务地方和产业。

  分院在研项目由建院初期的73项增至2021年的386项,累计获得各项成果123项。桂林分院整合3个市级单位成立桂林市农科中心,首次获得经费超千万元的中央引导地方发展资金项目;来宾分院从无到有,目前已拥有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科研实力日益壮大的分院,已经成为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

  平台“聚人才” 实践“育人才”

  “我们去年首次招到了博士。”贺州分院院长叶万余高兴地说。为支持高层次人才来院工作,该院投资40多万元采购仪器设备,成立由博士担任学术带头人的学科团队,每年给予1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并配套高层次人才公寓。

  “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叶万余坦言,现在有了广西农科院分院这块招牌,有项目,有平台,招聘人才的底气更足了,招到的人才层次也越来越高。

  除了高层次人才招聘,通过到广西农科院本部跟班学习、分院挂职、新型农民培训等方式,一批地方科技人员、职业农民、种养能手,逐渐成为扎根当地的“土专家”,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广西农科院水稻所梁海福博士挂任桂林分院副院长后,指导分院科技人员主攻选育早、中熟组水稻优质品种,选育抗稻瘟病抗性的水稻优良品种,带领科技人员收集优质水稻种质资源。短短几年间,桂林分院水稻学科快速发展,水稻育种得以系统性恢复和壮大,多个自育品种在广西乃至全国获重点推介。

  “广西区市县农科院所改革后,基层是最大的受益者。”桂林分院院长李家文说。2015年至今,桂林分院选派科技特派员227名,服务150多个乡村建设,是桂林市直单位中选派人数最多的单位。

  “没想到能晋升二级研究员。”职称和岗位晋升空间小,是困扰基层科研工作者的“老大难”问题,钦州分院的黄欲晓却完成了一个曾经遥不可及的目标。

  转机来自2013年钦州分院成立,广西农科院蔬菜所李文嘉研究员团队与钦州分院联合开展项目申报和科研攻关,黄欲晓有了更高的科研目标。2018年,广西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二级岗位评审范围扩大到市一级,黄欲晓凭借扎实的科研成果,聘上了专技二级岗位。

  广西特色作物试验站覆盖全区80%县域,各试验站共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观摩会2600多次,参加人数达18万人次,指导农户、专业合作社等示范点1.2万余个,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致富能人2367名,技术服务送到家门口。

  搭上分院、试验站共建东风,大批基层科研人才被看见、再激活、受重用。仅2021年,广西农科院分院系统中有11人评上副高职称,试验站4人评上正高职称、24人评上副高职称。

  科研“连天线” 成果“接地气”

  “跟院士团队合作,使我们的科研视角更开阔,科研水平再上台阶。”贺州分院院长叶万余兴奋地说。

  得益于广西农科院经作所“牵线搭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两次到贺州分院花生病圃指导鉴定抗病花生品种,双方合作鉴定花生品种(品系)8000余份,为花生遗传改良育种、生产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现在我们‘求助有门’,技术难题有专家帮解决。”钦州市灵山县平南镇鲁塘村荔枝种植大户骆佐伟告诉记者,灵山是广西荔枝重点产区,然而一亩地20%的荔枝都被蛀蒂虫危害,果农损失惨重,产业发展受阻。

  这个难题,在广西灵山荔枝试验站建站以后得以解决。广西农科院植保所专家廖世纯团队深入实地研究,在全国首创荔枝蛀蒂虫光驱避防控术,攻克了蛀蒂虫防治难关。专家组手把手指导果农应用新技术,让每亩地每年节约成本200~500元,在灵山推广面积超两万亩,增收超6亿元。

  在专家组指导下,广西灵山荔枝试验站不仅成为灵山荔枝产业发展强有力的科技后盾,自身综合实力也不断提升,2019年顺利加入国家荔枝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联盟,跻身“国家队”。正如站长黄川所说:“得益于试验站机制创新,小荔枝得到了大支持。”

  “专家实地指导我们选良种、教技术、树品牌,让我们看到了玉米产业发展更广阔的前景。”横州市鑫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黄钦忠告诉记者,如今一株玉米被“吃干榨净”:玉米鲜苞抽真空销往国内一线城市,玉米须做成茶,玉米秸秆做牛羊的饲料。尝到科技“甜头”的黄钦忠,在合作社基础上成立了公司,向科技要效益。

  广西横州鲜食玉米试验站建站以来,广西农科院专家引进试验品种200多个,筛选出10个品种在全市推广种植,在全市90%以上甜玉米生产区推广应用,当地鲜食玉米保持年播种面积24万多亩,年总产值8亿多元。

  作为满足一线科技需求的“先遣队”,分院、试验站也让广西农科院的成果转化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好”的抓手。

  广西是全国蔗糖第一大省(区),连续三年选育并登记的糖料蔗新品种占全国总数43%,位列全国第一。2016年,百色分院院长贺贵柏依托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创新平台,带领团队采用“综合试验站+蔗糖生产主管部门+基地+农户”等模式,创新开展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十三五”期间,在右江河谷示范推广由广西农科院选育的桂糖系列甘蔗优良新品种25个,累计推广193万亩;推广新技术6项。短短5年,百色分院建成了4个“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和6个“区”级科技创新平台。

  据统计,分院、试验站成立以来,先后选育新品种160多个,引进新品种6975个,建立示范基地883个,推广面积505万亩,创造经济效益50多亿元,组织开展特色作物专题培训3394场、41万人次,指导农户、专业合作社等示范点1.2万个。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周云龙认为,广西盘活全区农业科技资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品种、技术、人才支撑,走出了符合本地实际和发展需求的改革创新之路,对全国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编:WEBADMIN)
 

商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