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河长“十万+”,他们在哪?做些啥?

日期:2018/6/3    来源:本站原创
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原标题:全省河长“十万+”,他们在哪?做些啥?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肖文舸 李凤祥 谢庆裕 胡新科)每条河流都要有河长。

  去年底,广东在全国率先实现五级河长体系全覆盖。省主要领导担任省第一总河长和省总河长,以下各级党政一把手也均担任河长;在中央要求建立省、市、县、镇四级河长体系的基础上,广东还把河长体系延伸到了村(居)和自然村一级。

  这么多各级各地河长,履职有何不同?如何分工协作?

  治水千头万绪,河长有哪些法宝?要避开哪些误区?

  近日,深调研小组走访全省多地河长,揭开治水密码。

  一人一河 五级河长齐上阵

  河长们如何分工?

  一大早,蔡玉堂带上相机,就往家附近的茅洲河走去。

  2017年,这位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碧头社区党委书记多了一个新身份——茅洲河(深圳宝安段)碧头社区河段长。从那以后,他每周都会在辖区河段内巡几次。“已经成为习惯,有时甚至天天会巡。”他说。

  如此频繁巡河为何?

  “巡河只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蔡玉堂说:“巡河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之后会分类处理——作为基层河长能够自行解决的,就自己处理,比如河面漂浮垃圾、倾倒建筑垃圾等;自己不能解决的,就赶紧上报上级河长办,请他们出面协调解决,比如上下游、左右岸等跨区域问题。”

  目前,我省已设立并向社会公告行政村以上河长33061名,自然村河段长设置也超过12万名,确保了每一条河段都有人管。

  这么多河长,他们如何履职?

  “对于各级河长,要因地制宜细分职责。”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凡棠举例说,对于较分散、隐蔽的畜禽养殖污染,或厂外较隐蔽的企业偷排来说,村级河长对基层细支河段熟悉,更有利于发现这些问题,并可以采取口头制止等措施;对于较复杂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河长汇报解决,到镇级、县级甚至更上级,则要组织打击非法排污口,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发挥五级河长联动优势。

  高度上提升到“一把手”责任,深度上压实给每一级,各级各地之间形成有效联动——通过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并严格落实责任,不少地方治水收到成效。

  “实行河长制后,大家对治河都重视起来了,以前难处理的一些问题也有效解决了。”傍晚时分,望着韩江边飞起的水鸟和散步跳舞的市民们,潮州市湘桥区区长、韩江市区段区级河长庄湃澍深有感触。

  他说:“以前上游时有较差水质流到我们河段,涉及多地,当地难以处理,就容易搁置。现在我们一旦发现都及时通报给市河长办,他们都会尽快处理协调。大家不是各干各的,而是一起商量协调解决。”

  人人护河 全民治水有奇招

  公众积极性如何发动?

  治水是复杂工程,不仅需要各级河长的力量,还需要各部门、全社会的支持。

  近日,在江门鹤山桃源河,调研组见识了丰富多样的护河力量——民间河长自购无人机天天驻守在河边、人民警察当“河道警长”威武护河、“河小二”护河员清扫河岸的“总动员”……

  公众积极性是如何被充分调动起来的?

  作为首批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示范县之一,鹤山为强化公众参与,打出了组合拳——大力推进河长制进村庄、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同时,分类分级招募和发动“民间河长”力量,目前共有市、镇两级“民间河长”54名;还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和强化培训,实现河长制全民参与、全民共治。

  “我们按照‘民间河长’的专长和身份分为不同种类,各自发挥所长,目前有专业人士代表、企业代表、青年代表和热心村民代表。还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热心人士等共同参与江河湖库管理。”鹤山市委常委、桃源河河长赵群笑说。

  自费购买无人机的赵德光就是环保专业人士代表。“我是学园林专业的,真心喜欢待在河边亲近自然,天天都来巡。买无人机是因为它能帮我巡查一些人不方便去到的偏僻区域,避免了很多死角;我还在河边装了3个河道视频监控点,在哪里都可以用手机24小时监控违排、乱丢垃圾等情况。”他自豪地说。

  “‘民间河长’就像我们的眼睛和‘触角’。”作为镇级河长的桃源镇党委副书记林胜匀举例说:“最近有‘民间河长’发现一处河道有柴油味与油污后向我们汇报。我们第一时间与环保、公安等部门联动,在一天内完成了溯源、检测,查到原来是一辆货车加了不合格的柴油后将其排入河涌。我们立即处理,堵住了污染源。这种速度在以前不可想象。”

  发动全社会力量群防群治,珠海市也妙招频出——香洲区招募77名“民间河长”,成立6支义务护河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金湾区联合教育部门和各学校开展“小小河长”活动;高新区还组织辖区高校大学生成立“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巡河队”,定期巡河并监督河长工作。

  一河一策 “对症下药”才有效

  河长们如何“避坑”?

  治水是系统工程,有投入不一定就有成效。如何精准施策、科学治水?河湖治理中又有那些“坑”要避开?

  曾凡棠认为,不同区域的河长要根据河流的情况职责要有所区分、侧重——比如粤北粤西以保护为主,应该着重防范污染,限制高排放企业落地;粤东和珠三角等应以治理为主,对污染的河流加大治理力度。

  “要准确摸底,对症下药,要依靠专家力量,寻找科学的治水方法论。比如工业、农业污染源各要削减多少,污水处理厂要建多少座,污水管网要建多少公里,都要有科学依据,不能盲目进行。”惠州市博罗县副县长、紧水河县级河长潘燕梅说。

  她对工业污染源就体会很深:“主要采取三项行动。其一,对‘散乱污’‘厂中厂’企业要关停取缔,并建立长效机制严防反弹;其二,对有证照的涉污水企业,采取减量提标,关停一批、入园一批、专项升级一批,控制排放总量;其三,是腾笼换鸟,要利用环保整治这个契机,把过去不敢做、做不成的事给做了。”

  调研组此次调研发现,全省还有一些地区没有制定“一河一策”的治水方案,没有贯彻好“系统治理”的理念。也没有全面地了解水污染、水环境的根源性问题,而是以行政命令代替“技术”决策。比如——

  A河,在污水管网配套不完善、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沿线多处排污口没有截污的情况下,就设置水坎蓄水开展水生态修复措施。没有抓住源头控污治本,光在河道里治标,而治污速度远赶不上排污速度,资金没有投入到关键点,导致资源浪费,治理成效也十分有限。

  B河,在没有弄清楚入河污染源的情况下,用处理生活污水的办法去处理工业污水,启动增氧曝气或水生植物的方式开展生态修复,没有“对症下药”导致修复不成,水体黑臭问题愈演愈烈。

  C河,忽视“流水不腐”的自然规律,工作方法死板,对流域治理思路缺乏基本认知,治了下游就不理上游,在河道里搞末端截污,使河道部分丧失行洪排涝的基本功能,导致河涌长期淤堵,水体发黑发臭。

  5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衍诗率队开展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情况调研督办时就指出,一些河长对河流的污染源、水质变化情况、治污工程进度、能否实现既定治理目标等情况不明,心中无数。只有解决了对污染和治理工作情况不明的问题,河湖治理才能更加高效。

  在调研中,也有一些基层河长对考核目标如何科学设置提出建议。例如,一些河段,要求在一两年内水质提升几档,而很多时候一个区域要完全截污和铺设管网,尚需要不少时间,如果设定的达标期限太短,不排除有的地方只能通过开闸冲水等手段加大水量,以此暂时提高水质,却忽视了控源截污。

  ■策论

  因地制宜细化各地各级河长职责

  拥有“十万+”河长如此庞大的队伍,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网络,河湖应该很好治理?

  事实上,治水不能“想当然”。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污染源众多,难以一下控制;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联动机制执行力度不够;资金存在缺口;基层河长面临“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条线”……

  面对千头万绪的问题,各级河长纷纷“使大招”:通过“一河一策”、勤快巡河,层层分解、各级联动,面向社会全员发动,示范引路、铁腕治污等各种方式,持续推进河湖治理,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

  但治水有大学问,河长们也有困惑,需要不断学习和各方帮助。比如治污前必须控源,工业和生活污水需要不同的治理方法;又如水利部门对防洪排涝、引水灌溉等较熟悉但对水环境保护则不够专业精通,环保部门精于污染治理却不甚了解水动力;面对隐蔽而众多的非法排污,需要多双眼睛和“触角”帮助河长监督和及时汇报……

  每一条河流情况都不同,每条河都要有河长守护。未来,各地也应因地制宜细化各地各级河长职责,而据省河长办透露,今年我省也将出台巡河指引等文件,将各级河长巡河应注意哪些内容、巡河次数等要求进一步细化,实行更科学的考核。

  仅靠单个部门力量、政府一方使劲,不可能做得好水污染防治和打好碧水保卫战。只有一起来治水,才能让身边河更美。
来源:南方网

(责编:WEBADMIN)

商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