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看似小事,实则是民生大事。厕所看似一个小角落,实际是群众生活的大空间。群众的“方便”关乎城市文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甚至影响一个国家整体形象。

  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多地发现,即使公厕建起来后,让人难以方便的情况也不鲜见:景区公厕外往往排起长龙;城镇公厕内没有厕纸,没有自来水洗手;高速路上公厕缺人打扫;农村冲水公厕,虽然比过去有所变化,但依然气味难闻,令人透不过气,难以如厕;当前公共服务单位,除了车站、码头外,很少向群众开放,有的还“铁将军”把守。

  尴尬的如厕难现实暴露出“厕所革命”的“软肋”:观念滞后、管理不善、维护不周、文明缺失等,也反映了除了硬件设施跟上来外,还要加快提高软实力,才能“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软肋短板▶▷

  有红白喜事才打扫公厕

  “洗手台、地面、便器、纸篓……”12月16日,记者在阳江海陵岛一座公厕内看到,该公厕外墙挂着的《厕所管理执行记录表》上列出了厕所卫生检查的诸多项目,每个项目下面都打着勾,且在一天之内分四个时段进行评价和记录。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该检查表的最后打勾落款日期是9月21日。

  过去三周,南方日报记者走访省内多地,这种“保洁欠缺”的公厕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都不鲜见:有的便盆内有积粪;有的地上渗有积水;有的厕纸满地;有的洗手盘堵塞无法下水。

  汕尾陆丰市湖东镇后林村的陈阿姨告诉记者,除了村里遇上红白事来的客人较多时,村内的公厕平时几乎没人打扫,村民都要掩鼻而过。

  在阳江市春湾镇的春湾风景区内,石林深处掩映着一间长期无人打扫的公厕。该厕所外观陈旧,墙角布满青苔。厕所内每个隔间的便盆上都积着厚厚的污垢,呈黄褐色,已完全看不到陶瓷本来的颜色。

  除了清洁程度无法“达标”外,一些公厕的分布、设计理念也未能跟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粤东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记者发现不少农村的公厕多为村民自己搭建,并无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规范设计、建造,因而较为简陋,有的甚至无法自动冲水或没有洗手设备。

  公厕设计理念滞后的现象,不仅体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珠三角一些景区,男女厕所的比例设计仍然未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时常出现女厕门外排长队的现象。在深圳西湾公园,公园一期厕所的廖经理称,此处每逢周末都会有将近4万人前来游玩,一期的厕所是2015年修建的,当初修建的时候对人流量没有估计,现在到了高峰时期厕所外就会排起长队。而占地约2000亩的海珠湖公园仅有4个厕所,其中一个厕所位于北广场的出口处,公园内的3个厕所之间步行时间平均需要20分钟。

  除了上述问题外,一些公厕设计的细节也未能人性化:比如在阳春名树公园内公共厕所的残障人士隔间一侧墙壁为超过一平方米的窗户,且位置较低,没有窗帘。行人在人行路上透过窗户,厕所内部情形一览无余,如厕十分尴尬。

  在城镇的一些商厦内,隔间狭小、挂钩数量不足、没有行李放置区域、未设第三厕所、残障人士卫生间扶手高度不当、紧急呼叫铃缺失等设计方面的不足也影响着人们的如厕体验。

  “厕所整洁除了保洁员要打扫,更重要的是提高使用人的素质,否则就只能每一个人使用完就打扫一次,才能保证卫生达标。”不少公厕清洁工也反映,如厕者用脚踩冲水按钮、乱扔废纸、张贴小广告等不文明如厕行为,让他们倍感头痛。

  管理之困▶▷

  “闻臭色变”招工难

  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干净整洁是公厕使用的最大获得感来源。而要保持公厕洁净,当务之急就是要聘请专人打扫。

  比如在潮州市湘桥区开元路南一公共厕所内,地面干燥平整,门窗完好,洗手台干净无杂物,蹲位也十分干净。“每天有专人进行两次大清理,巡回保洁,才能这样。”周围的街坊闲时就在公厕前的树下喝茶聊天。

  “但请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谈及公厕聘请专人保洁,不少公厕管理方都表示,公共厕所清洁员普遍比较难招。“很多人对‘公厕’潜意识的反应就是脏乱臭,一听到是打扫公厕的,就不愿意来。”

  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公厕招工难的问题尤为突出。通驿公司党委书记张东升告诉记者,公司所属服务区一般地处较偏远地区,保洁员工资虽然已超过当地同行业水平,但招聘难度仍然较大。

  专职清洁工的薪酬待遇也给厕所管理者带来压力。据了解,在粤东西北地区的城镇和农村,几乎没有这一项财政预算。汕尾陆丰市湖东镇后林村的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的公厕平时没有专门雇人清扫,清洁工对于村里是一笔支出,目前还没有相关预算。

  “闻臭色变”的困境还不仅存在于雇员,在许多城市的建设配套规划中,也因为选址问题而使“公厕”分布不合理。

  广州市白云区同泰路附近的磨溪小区就曾遭遇这样的“邻避难题”。该小区原规划在门口建一座环卫公厕,然而即便同泰路沿线公厕非常少,住在附近的居民还是非常反对在此处修建公厕,认为“路过都要捂鼻”,“要建就建到菜市场里面去”。但又有市民提出异议,“建在菜市场里面,不熟悉这里的市民根本找不到。”

  “闹市区建公厕的难处之一便是环卫设施的现实需求与居民群众传统观念之间的矛盾。”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群众既有如厕的实际需求,但又要求公厕远离家门,致使公厕难有可建之地。

  公厕分布不合理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规划滞后。

  目前多数城市公厕是按照2005年出台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编号CJJ 14-2005)》进行规划设计的,其中对厕位比例、厕位数量、第三卫生间以及公厕节水防臭等诸多要求,都已经滞后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虽然现在有‘新国标(《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编号CJJ 14-2016)》)’,但去年12月1日才颁布实施的,很多公厕来不及翻新。”业内人士透露。

  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公园公厕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公厕建设等规划上,要么是沿用了十多年后刚颁布新的,要么就是无规范可循。

  此外,如厕文明的监管也成为厕所问题的“老大难”。许多如厕者为了“图自己方便”,比如用脚踩冲水设备、厕纸随手扔、口痰随地吐等,而不去注重维护公厕的整洁。“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认为公厕就是随便拿、随便用,也有的存在‘不是自己家的东西没有所谓’的态度。”广东省文明委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说,“最头疼的就是小广告,来不及清理就又被贴上去。但也没有办法监督,毕竟是一个较为私密的空间。”

 ■应对之策

  提升厕所文明需多管齐下

  12月11日,南方日报曝光了长深高速泰美服务区厕所存在的不足后,该服务区管理单位——广东通驿高速公路服务区有限公司立即做出了整改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泰美服务区的厕所质量,提升了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水平,也为其他公厕改革提供了参考。

  针对厕所清洁不足的问题,通驿公司制定了服务区厕所清洁标准,明确了厕所内各项设施的清洁频次及清洁标准,服务区经理、交通协管队队长、水电工、行政值班每天各不少于2次全面检查,当班交通协管员每2小时监督检查1次,当班保洁员每30分钟实时巡查保洁1遍,以确保厕所卫生清洁。

  为了确保服务区清洁及时到位,该公司在目前各服务区现共有保洁员编制911人的基础上,已确定增编460名保洁员,增幅达50%。针对招聘难的情况,提高保洁人员的工资收入,增幅达9%。

  此外,该公司还建立服务区环境卫生的整治提升实行领导分片包干的督导问责制,要求公司两级班子成员分片负责、部门经理每人至少挂点一对服务区,责任到人;对各分片和挂点服务区深入查找问题根源,协调和督促相关责任服务区和责任人及时做好整改工作;建立了厕所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问责机制。

  而对于城镇难以雇员保洁的问题,专家建议,政府可尝试和保洁公司签订协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定期考核的方式来运营管理城镇公厕;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也可以由业主方、管理方和企业签订协议,吸引社会资本“以商养厕”;鼓励市场化的企业承包经营模式、厕所管理认养模式等。

  针对目前存在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旅游区闹市区难寻公厕等问题,业内人士指出,运用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厕所服务,如开发“厕所电子地图”、手机APP软件、二维码,实现厕所定位和信息发布,解决“找厕难”、“如厕难”等问题,也是未来“公厕革命”的推进方向。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也表示,除了在技术上保障公厕用水用纸节约环保外,如厕文明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中小学校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双管齐下,从小引导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并通过“小手牵大手”提高整体公民修养。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谢苗枫 曹嫒嫒 陈彧

 

  全省214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全面排查基础设施设备

  近期将投1800万修缮卫生间

  近日,记者走访了粤东石坝、瓦溪、兴宁、西阳、茶阳等高速公路服务区。在揭博高速石坝服务区,身着“广东通驿”马甲侠遍布每个角落。有的在停车场挥汗如雨指挥泊车秩序,有的穿梭于人流中捡拾烟头纸团,有的在公共卫生间洗刷马桶、擦拭隔板、清洁地板……

  为积极响应“厕所革命”号召,自11月26日广东交通集团启动服务区卫生整治提升工作以来,广东通驿高速公路服务区有限公司(简称“通驿公司”)以2018年春运前服务区卫生间有明显改善与提升为攻坚目标,对所辖214个服务区(停车区)和汕尾高铁站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排查治理。

  20天以来,通驿公司全员积极投入卫生整治和管理提升工作,在现有911名保洁员的基础上增加保洁员编制460名,已到位上岗200余名。同时,邀请专业清洁技术人员从厕所保洁标准、清洁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做好卫生整改总结,做到有流程、有标准、有落实。

  各服务区定时将保洁员和协管员的排班上报分公司,服务区经理、队长每天不少于5小时在现场监督,行政人员白天保持在现场,当班协管员每2小时检查不少于1次,并将检查情况报服务区群;提倡以影像资料抽查等方式加大巡查、考评力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实行工作量化,星级评定,并与综合绩效考核工资直接挂钩。

  对服务区卫生间存在的问题,近期治理规划中排查出800多项,将投入1800余万元进行修缮。目前,已完成泰美、上陵、北斗、黄竹坪、大槐、梁金山、附城、龙口、斗门、英红、横石水、龙口、大塘、东升、斗门、明城、雅瑶、沙溪、丹灶等55对服务区公共卫生间卫生治理问题300余项,其余将在春运前全部抢抓落实。同时,对靠近厕所或可能影响到厕所环境的商铺进行整治,已拆除厕所周边经营商铺20余家。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袁佩如 通讯员 刘华

 来源:南方网 谢苗枫 曹嫒嫒 陈彧